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研活动 > 图文应用题

图文应用题

2014年12月22日 11:39:57 访问量:188

图文应用题

教学目标:

1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,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。

2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3、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,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。

教学重点:

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。

教学难点:

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。

教具准备:照例4画面制作的课件。

 

教学过程:

一、基本口算练习:

1.看卡片口算:

       8+3     7+6     6+5     8+6     8+8 

     7+5     8+4     7+7     6+6     7+4

2.听算:  

8+2    9+4     9+5     7+3     8+3 

  9+6    8+7     6+4     10+8    7+5

二、新课:

1.出示例4

屏幕显示:活泼可爱的小兔在草地上做游戏。自然围成两圈(如例4)。此时,提出问题:一共有多少只兔?

 2.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
 4人一组,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。

教师巡视,及时和学生交换看法,给予点拨。

3.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:

请各组代表发言。根据学生的发言,教师板书出每种解决问题的方法。然后算出得数。

如果学生没有按颜色把小兔分成两类计数,再引导学生:看一看图中有几种颜色的小兔?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把小兔分成两部分?

使学生明白:可以把小兔分成白兔和灰兔两部分。

接着,让学生数出白兔的只数(10)和灰兔的只数(5)

然后,由学生口述算式和得数,教师板书: 10+5=15()

4.小结:

1)让学生评议哪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。

2)教师结合解决“一共有多少只兔”问题的情况,肯定学生探索的解决方法,同时特别强调:把小兔按群分成两部分,用8+7计算出结果,按白色、灰色分成两部分可以用10+5解决问题。 

对于同一个问题,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、分析,寻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。

三、独立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:

做练习二十的第1题:

1.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08页上面第1题。

同桌互相说说题意之后,指两名学生向全班同学说一说题意。

2.独立填写算式。8+4=12()

3.学生之间交流、评议。

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,怎样想的,计算的结果是什么,其余学生评价谁说得清楚、合理、正确。

4.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法:

1)启发谈话:再认真观察画面,鸡栏里的鸡还可以怎样分类?想一想,还可以怎样解决“一共有多少只鸡”的问题?

2)让学生寻找另一种解决方法。可以自己思考,也可以两三人讨论解决办法。

3)交流: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决办法。

比如:鸡栏有3只白鸡、9只花鸡。用93算出鸡的总只数。根据学生的发言,板书9+3=12()

5.强化认识:

让学生看着8+4=12()9+3=12()两个算式,分别口述出解决“一共有多少只鸡”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。强化学生对这两种解决方法的认识。

四.练习: 做教科书第108页上第2题。

  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填在书上。

填完后,集体订正。有错误及时纠正。

若出现把10-3算成10+3的情况,特别要强调:做题时要认真看题,仔细计算,才能算对。千万不要做小“马虎”。   

编辑:李鹏飞
上一篇:练习二十
下一篇:练 习 课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五寨县三岔小学校 特此声明。